
寻迹故宫风华 智创文化未来 | 德胜中学跨学科主题学习(二)
2025-07-22
本学期,在成功开展“寻迹故宫风华,智创文化未来”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活动后,我校初一年级学生以故宫为生动课堂,在前期课堂奠基与场馆浸润的基础上,开启了一场传统文化与数字创新的深度对话,最终形成一系列创新成果。
同学们解构了故宫的建筑智慧与历史脉络,用数字和创意赋能传统文化传播:镜头下的琉璃脊兽与纹饰特写,成为重新诠释文化符号的起点;凝结着传统底蕴与审美创意的作品,通过校园展览及票选,“变身”为实体文创,铸就文化传承与学科融合的新起点。
镜头下的故事
同学们以独特的镜头捕捉故宫的魅力,生动呈现了巍峨宫殿的雄浑气势、鎏金牌匾的书法神韵。在故宫主题摄影展上,这些摄影作品既展现了德胜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诗意诠释,也彰显了故宫建筑群所蕴含的智慧与美感。
当“大内高手”在红墙深处偶遇永乐皇帝,一场跨越时空的宫廷奇遇就此展开。镜头掠过“丹宸焕彩录”,定格在“一梁一柱皆历史”的建筑密码上。保和殿里的“探秘”,御花园里的园林与生态,廊柱间流淌的“千年颜彩”,交织成动人的“故宫华章”。原来最精彩的故宫攻略,就藏在这些青春版的创意叙事里。
各学科协同构建了“文化解码工具箱”,通过历史学科的文化奠基、语文课程的脚本创作、信息技术的数字赋能、美术教育的艺术构图以及音乐学科的声画融合,实现了用短视频传播故宫文化的学习目标。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,创作了一系列主题鲜明、制作精良的短视频作品。
文创里的传承
拍视频、逛故宫,把好看的图案收入囊中,学生在美术课上秒变“文创大咖”。基于采集的建筑纹样、色彩谱系等设计元素,同学们将传统文化元素进行现代设计转化,完成从设计灵感到图稿绘制的完整创作流程。
通过“创意设计-作品展览-优品孵化”的模式,同学们完成从文化采撷到创意设计的完整实践。教师们化身“评委”,投票选出喜爱的作品进行文创实物开发,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机,践行了师生互为学习者的课程模式,提升课程的专业性和互动性。
笔记本里藏着故宫的飞檐翘角,文件夹夹着御花园的四季美景,抱枕上趴着萌萌的脊兽,连冰箱贴都“吸”住了红墙金瓦的精气神!从亚克力挂件到帆布包,同学们把六百年故宫“打包”成了文创小物件,将故宫之美带入日常生活,承载着学生们的学习成果,更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,见证着这场跨学科学习的精彩蜕变。
故宫主题课程是我校研究性课程之一,作为学校课程体系中的高阶探究模块,研究课程聚焦于学生的研究能力培育与创新素养奠基两大核心功能,通过系统化的深度学习,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、自主学习能力、数字化素养、团队协作精神以及创新实践能力。
此次故宫跨学科主题学习紧扣“寻迹故宫风华,智创文化未来”的核心,将家国情怀、审美素养、科学精神等核心素养融入课程设计,践行了“兴趣激发-前置学习-场馆研学-成果产出”的全场景育人模式,助力学生完成从文化认知到创新传播的学习闭环。
未来,我们将持续优化故宫主题课程的创新发展,让文化瑰宝成为滋养学生成长的活态教材,使文化传承与素养提升在跨学科学习中实现同频共振,为新时代育人方式变革贡献具有推广价值的校本经验。